
贵州:“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凯里铜鼓农民画

铜鼓村,苗语称“哩哥”(DCTBGHOB)。是当地苗族“哩家”和“哥家”两大族的合称,原属麻江县下司镇,现归属凯里市下司镇,距凯里市城区15公里,距下司镇5公里,距开发区行政中心仅1公里,有六百多户两千多人口,是一个看似较为普通的苗家山寨。可是在这看似平凡的村寨里,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民间瑰宝——蜚声海内外的现代民间绘画艺术,是中国闻名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铜鼓村民间绘画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铜鼓村有一个叫赵元桥的青年农民,自幼喜爱绘画,干完农活回家就画画,因为没有老师指导,都在瞎撞着画,有一次偶然机会遇上绘画艺术家戴聚一老师,并把作品拿给戴老师看,戴老师看了以后,根据他的实际情况,给其指出努力方向——向民间绘画发展。得到戴老师的热情指导、鼓励和肯定后,赵元桥绘画热情倍增,创作也日趋成熟,1980年被邀请到北京参加民族文化艺术展,出了名。80年代旅游业开始兴起,来到铜鼓村的游人购买了赵元桥的不少画,这下可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村民们看到画能卖钱,还能出名,于是也纷纷学起了画,就这样铜鼓村掀起了“农民画”热,要求学习绘画的人越来越多。戴聚一老师看到这个现象,顺势在铜鼓村开办了首届“农民画培训班”。经过认真筛选,铜鼓村涌现出了以赵元桥、陈其林、王治英、王明桃、潘文芳、杨光英、文家克、杨文秀、赵天刚、王治春、王明翠等30多位民间绘画骨干。



该绘画骨干队伍心灵手巧,擅挑花、刺绣、绘画,将传统民间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技巧相结合,创作出一幅幅夸张得体,粗犷奔放,纯朴自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绘画作品。现该村有一千多件作品参加国内外各处画展,并在日本、法国、叙利亚、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参展作品屡获殊荣,其中获国际奖作品8件,国家奖26件,省级奖80多件,40多件作品由国家博物馆收藏。有10多个国家的外宾选购,100多件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影响力。部分作者先后到日本、北京、省城等作过现场作画表演,被外宾和专家们称为“天才的画家”、“了不起的民族艺术大师”,赞其作品是“民间奇花”,发出“神极了!铜鼓农民画”的赞叹!1992年,铜鼓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经过了三十多个春夏秋冬,铜鼓农民画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其鲜明突出的艺术特色,大胆独特的艺术构图,粗犷豪放的地域风格,时尚别致的创作手法,闯出了一条“以民族传统、民俗风情为养分,以现代生活为源泉”的创作之路,逐渐挤进了中国和世界艺术之林。
近年来,铜鼓村注重铜鼓农民画的可持续发展,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定期开设铜鼓农民画培训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画作继承人,让铜鼓农民画代代相传,文化长存。目前,铜鼓农民画已长期入住国家3A级景区凯里经济开发区苗妹非遗博物馆展厅,游客在欣赏的同时也可以购买,画作每年的销售量成倍增长,前景非常可观。2017年8月在六盘水举行的贵州省第三届农民画作品评选大赛中,铜鼓村派出以陈其林、王明桃等4人为代表的画作参赛,取得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的好成绩!(作者 顾满红 来源 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