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全面加强综合治理推动土壤环境持续改善

2017-06-06 09:08  来源:贵州日报

【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绿笔” 绘制贵州生态画卷

生态之花盛放田野

——贵州省全面加强综合治理推动土壤环境持续改善

现在的赫章再也没有工业污染。王坤摄(贵景网发)

  土地之于人类,犹如空气与水一样同等重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属于石灰岩地貌,容易遭到流水侵蚀。占61.9%的喀斯特地貌水土容易流失,水分不易保持,不宜进行耕种。所以,土地的保护对于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百姓来说,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改善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环境形势也更加严峻。

  我省环保、国土、农业管理、地质勘探等各部门在“治”上使狠劲,在“建”上求突破,在“改”上下功夫,在“管”上出实招,努力消除人民群众的“心头之患”;持续强化治污减排,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环境污染防治同步推进;不断完善环保机制,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变;全面加强土壤环境的综合治理,让绿色田野盛开生态之花,让贵州老百姓喝上合格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

  好山好水出好货 米香菜甜果如蜜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地洁篇

  2016年12月6日,风从贵州来!

  这风是来自贵州的绿色之风、生态之风!

  当天,外交部举行“开放的中国:多彩贵州风行天下”贵州省全球推介会,贵州美食冷餐会是推介会的一大亮点。酸汤鱼、木姜子烤牛肉……这一天,源自大山馈赠的贵州味道,走上国际美食的舞台,向各国使节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处于山区的贵州,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

  搭乘“多彩贵州”旅游之车,册亨的红糖、遵义的辣椒、关岭的牛肉干、长顺的苹果、威宁的火腿等贵州特产,已经是省外游客心目中的必带之物。

  贵州农产品为什么“吃味”香?除了因为有绵绵山雨的滋润,农户的勤劳智慧和能烹善饪,更有农业部门加强对农药化肥的近乎严苛的控制及管理,让贵州出产的农特产品兼具绿色生机和独特风味。

  曾经,农药化肥被列为发展经济,提高生产水平的战略性物资。但长期使用后,带来土地板结、农药残留等后遗症。

  离开化肥就种不了庄稼吗?

  2016年,思南县在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产生效益明显。

  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涉及三个乡镇、20个村,入驻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3家,大户5户。建成高标准茶叶基地3.2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2.3万亩,有机茶园2968亩。

  园区基本是在荒山荒坡上建成的,土壤肥效较差,原来,企业和农户为了追求效益,都大量施用高浓度复混肥料,而有机肥料施用量明显不足,造成无机肥料的极大浪费。

  思南所取得成绩只是我省开展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的一个缩影。

  2016年,我省各地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围绕全省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大省这个目标,以产业裂变为切入点,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主要粮食作物和蔬果茶为对象,部署安排重点集成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以优化施肥结构,使用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方式,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技术,改良酸化土壤等技术模式为核心,确保了农产品优质、安全、生态发展,也为实现2020年化肥零增长目标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农业部门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抓手,突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样板。率先在思南、绥阳、长顺、纳雍、施秉5个县开展了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展示和技术推广工作,以水稻、辣椒、苹果、猕猴桃、冷凉蔬菜等作物为主攻对象,打造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影响大的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引导带动周边县域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辐射全省减肥增效技术推广,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我省农业生产朝高效、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全省建立化肥减量示范区176个,示范总面积42.78万亩,其中减肥增效示范县30个,面积6.60万亩,核心示范区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2%,示范作物化肥用量增幅降到0.18%。

  在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降低化肥增长幅度,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化肥施用量呈降低态势。

  通过实施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化肥减量明显,全省累计减少化肥用量2.12万吨,化肥成本减少4592.83万元,增产11万吨,累计增收2.02亿元。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化肥支出分别减少1.81万吨和0.31万吨,分别增收1.49亿元和0.38亿元。增施有机肥和酸性土改良分别增产0.29万吨和0.2万吨,增收879.16万元和587.08万元。

  耕地质量提升明显。通过绿肥种植、秸秆腐熟还田,改良培肥中低产田土,土壤结构明显改善,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

  如今,为切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贵州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省农委等相关农业部门正积极行动,狠抓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质量的标准化、营销的网络化,提高土地质量,让更多的“山珍”走出大山,香飘全国。

  摒弃“黑色GDP” 拥抱“绿色GDP”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生态立省、环境立省战略,保住青山绿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时代强音。特别是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我省把污染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健全机制,加大环保投入,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土壤质量逐步改善。

  据《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数据表明,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省污染物强度36.9吨/平方公里,居全国第27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9%,居于全国第4位。

  生态立省的战略倒逼着我省各地的决策者转变思维方式。

  生态是可持续的生产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这在各地的政策导向中得以体现——

  去年,六盘水正式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六盘水在从“黑”到“绿”的循环经济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一组数据见证了六盘水在循环经济上的可喜成绩:

  2015年,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70%;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8%;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3.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既减少了对土壤的危害,美化了环境,还成为“双赢”的环保产业。

  “每天700多吨的垃圾经过焚烧后可发电33万度。”近日,鸿大环保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环保部经理何青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今年7月二期工程投产后,年处理垃圾可达43万吨、发电2亿度,每天可制砖13万块左右,环保产业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作为贵州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的一个重要项目,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郑屯镇的鸿大环保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效推动了黔西南州多县市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发电厂一期工程2014年10月实现点火烘炉,2015年2月份正式投产发电。两年多来,该发电厂已处理60多万吨垃圾,发电2亿多度。

  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个认识已经从概念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松桃自治县解决“锰三角”污染问题的艰难过程以及治理万山汞矿日积月累堆积的上千万吨汞渣废石对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让铜仁市坚决关闭了高污染项目准入大门。如今,在该市招商引资推荐目录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资源开发、水电建设等环境友好型企业占80%以上。

  亮剑! 为绿色经济护航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沉痛的资源环境代价。曾经发生的贞丰紫金金矿尾矿库垮塌事件、独山砷污染事件、宏福公司磷石膏渣场子坝垮塌事故等令人触目惊心,警示后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014年,就我省来说,是一个在地方经济发展史上值得书写上一笔的一年!

  根据贵州省2014年主要统计数据发布暨新闻通气会上发布的数据,2014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GDP)925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且连续4年居全国前3位。

  这些数据表明既可以要金山银山,也可兼得绿水青山。是我省各地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所取得的硕果。

  这一年,全省以治理废气、废水、废渣为主要内容,推进重点流域、行业、区域、企业污染治理。采取严格产业环境准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治燃煤小锅炉、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深化城市扬尘污染治理等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投入20.7亿元集中整治赤水河流域污染,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以瓮福磷矿、中化开磷、川恒化工等企业为重点,推进磷化工企业污染治理。结合贵州实际,为解决工业固废利用和城镇垃圾集中处理的问题,大力推进工业废渣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计划建设47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启动建设11个,建成4个。以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的历史遗留问题为重点区域,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

  投入1.29亿元,重点支持清镇市、遵义县、赫章县、威宁自治县等地的223个行政村开展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环境保护集中连片治污。

  此外,为解决我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贵州实施环保12件实事,旨在从2013年到2017年,用5年的时间拆掉这块短板。截至2015年3月底,30个水泥行业脱硝工程、三大磷化工企业计划内污水治理设施全部完成。

  由省环保厅牵头实施179个标准化工业渣场已累计建成50个;累计完成对40台火电机组实施氮氧化物治理工程及44台火电机组实施烟道旁路封堵项目。

  我省还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强化环保能力建设。2014年,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7亿元,共整合投入资金4.9亿元,实施一批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环保科技及设施项目。

  近年,在全省各地的不懈努力下,多措并举,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释放内部活力,强化环境执法,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环境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环境责任意识等方面发力,推进环境质量不断向好。

  黔贵大地,山峦如海,烟云如墨染山水;乌江悠悠,流水如琴,低吟浅唱吟诗篇。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一份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贵州将肩负起责任奋力前行,探索欠发达地区立足自身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后发赶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赫章一个资源大县的华丽转身

  赫章锌矿储量97万吨,居西南地区第一;铁矿远景储量4.05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40%,号称“贵州第一铁矿”。

  上世纪80年代,土法炼锌、土法炼铁、土法炼焦一度得以大力倡导。赫章县粗锌产量一度居全国前五位,1994年达6万吨,占全国的1/6左右。生铁产量一度居全省第一。

  一座土法炼锌的六角炉,从进料到出炉粗锌,要排放1.2吨煤渣、2.5吨矿渣、1.75吨粉尘、310公斤烟尘、80公斤二氧化硫气体,以及铅、镉等有毒的重金属,会造成空气和水污染,对当地的植被、土壤造成破坏。在妈姑镇的大树脚、黑泥寨等炼锌区,草都不长,水是黑的,空气是混浊刺鼻的。妈姑有“土法炼锌第一镇”之称。作为赫章县土法炼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2000年以前,全镇1400多个土法炼锌炉沿着326国道连绵扎寨,浓烟滚滚。有一个传说,烟尘引起了西方某国的卫星关注,以为这里发生了大面积的森林火灾。

  但与炼锌相关的职业病也接踵而至。省职业病医院曾到赫章县进行铅中毒普查,发现妈姑、何家冲等小炼锌集中的地方,铅中毒人群约占该地人群的30%以上,与此相伴随的,是癌症与矽肺病发病非常普遍。

  由于在山上乱开乱采,乱砍滥伐,致使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山洪暴发。1997年7月该地发生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12条人命。

  据省环保部门测算,要彻底治理妈姑的环境污染,需要3至7亿元巨资。而此前50年中,妈姑镇炼锌上交的税收,总共不到1亿元。

  2007年,是赫章经济转型的关键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刀阔斧整治矿业秩序,深入彻底取缔“两土”。该县彻底炸封非法矿井2000余口,淘汰小炼铁炉58支,改良焦4家,土法炼锌炉1487节,整合煤井32口。

  如何转型升级,寻找新的替代业?

  发展核桃产业是赫章县选择的路径之一。

  2008年开始,赫章围绕百万亩核桃基地建设和打造“千年夜郎栈道,百里核桃长廊”的目标任务,全县规划发展核桃200万亩,已整合各类资金近6.4亿元投入核桃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累计种植核桃166万亩,挂果核桃30万亩,坚果产量3.75万吨,年产值近15亿元。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县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核桃种植户达5860余户,每年为全县农民人均创收2000元以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赫章县核桃产业形成了“苗木-荒山种植-生态建设”、“产品-就地加工与包装-经济价值”的产业格局,核桃将一片片的荒山变成一座座的“绿色银行”。

  【链接】我省58亿资金用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十二五”以来,我省把矿山地质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5年来,共投入58.16亿元治理资金,开展1457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治理面积9.04万公顷。

  投入5.16亿元财政资金(其中,中央资金4.68亿元、省级财政0.48亿元,对39处历史遗留矿山实施治理,治理面积7.69万公顷。其中织金县珠藏镇织河煤矿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已完成一期、二期治理工程,治理面积6.79万公顷,完成投资近2亿元。

  组织304个矿山使用近10亿元保证金,开展矿山复绿行动,矿区复绿面积0.69万公顷。

  矿山企业申请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26.5亿元,对1062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治理,治理面积0.28万公顷;搬迁矿区群众1万多户2.8万余人。

  投入3亿余元资金,两次对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周边418平方公里可视范围内758个裸露山头进行治理。

  在水城、盘州、纳雍、金沙等县(市)9个矿山开展开发式治理、“三变+”治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模式。

  会同发改部门组织31个煤炭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获得国家采煤沉陷区治理低息贷款13.5亿余元。

  建成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绿色矿山13个。(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靖晓燕 李中迪)

作者: 编辑:秦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