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坚持“生态立镇”助城镇化旅游转型

2016-11-21 11:46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成亮江 李昌贵)2016年11月20日,适逢周末,天气放晴。月亮湖公园内游人如织。

  “月亮湖公园建好后,没啥子事就会约上几个同龄朋友到公园转转。”贵安新区湖潮乡岐山村村民马梅乐呵呵地说。旁边和她一起的秦红补充道:“以前新区没有啥可以去的地方,现在有了这个公园,我们老太太也算有消遣的地方喽。”

  月亮湖公园为新建海绵型公园,是贵安新区的市民公园。目前,初见雏形的月亮湖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月亮湖公园项目是贵安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规划建设局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人宋全杰介绍:“贵安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建设经济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现代化新兴城市为目标,遵循山地发展规律,突出‘山地’特色和优势,体现‘新型’导向和要求,努力把新区打造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月亮湖公园。

  以人为本:“安”在创新

  贵安新区围绕教育、安居、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老百姓共享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福利。

  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唐娟说:“在教育方面,新区扎实落实“9+3+3”年免费教育和普惠制教育奖补政策,今年上半年共发放学前奖补、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活补助、高中免费教育、贫困家庭教育资助等1178万余元。388名贫困家庭高中学生获国家助学金65.2万元,实现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参照全省规定的最高标准,投入631万元惠及学生15000余名。关爱学校留守儿童,投入15万元新建马场小学、湖潮小学、平寨小学3所留守儿童之家,发放慰问金26万元。”

  “今年初开的餐馆,节假日期间生意还是不错的,起码比以前外出打小工强。”通过参加厨师培训,马场镇平寨村村民王强在村里开起了一家小餐馆,告别了打工生涯。

  马场镇职教办主任黄超告诉记者:“自从2014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要对各个村的村民进行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包括文明道德、礼义廉耻、家庭和睦、法律法规、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增加就业技能。”

  贵安新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今年上半年新区投入171.8万元开展市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24个班次,涉及烹饪、种植、农村实用技术等10余种技能,完成素质培训10391人,技能培训1420人,其中技能培训中贫困人员300余人;城镇新增就业189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7.4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9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8.98%。

  此外,贵安新区还制定了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和贵安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方案,有序开展城乡养老保养、城乡医疗保养和城镇职工“五险”参保工作,稳步推进新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90元/人的筹资标准,对被征收村民、低保优抚对象、计生两户补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费715万元,惠及79450人次。新型城镇化,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以产带城:“新”在理念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富士康、美国高通、华为、腾讯、浪潮、东软、赛飞科等企业纷纷进驻……

  贵安新区坚持把“兴产业”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成功引进高通、富士康、华为、三大通信运营商、三一重工、IBM、惠普、微软、浪潮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入驻企业232家,以龙头带集群的产业框架正在加快形成。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形成可承载13万台服务器的存储能力,2015年生产智能手机800万部。

  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稳健起步,新医药产业园、生物科技园顺利推进,同济贵安医院、湘雅瑞康医院开工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实现产值1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成长,瑞士小镇一期、车田、龙山景区等一批旅游项目全面推进。

  贵安新区自建设以来,坚持产业与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重点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医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5大产业集群,以高端产业发展践行生态发展理念。“以前在外面打工,家里的孩子也没人照顾。”在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立体水培区,记者碰到了正在忙碌的刘梅,说起曾经的经历,刘梅显得有些心酸。当提到现在的生活,刘梅却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现在能在家门口就业,工资也不错,很知足了。”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是由贵安新区绿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建,集种、产、供、销、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数据农业科技产业园。园区与合作社、农户建立“保底分红”利益共享机制,解决了包括36户贫困户在内的70余人就地就业,累计用工9000余人次,农户变成了有租金、分股金、领佣金的产业工人。

  贵安新区依托现有的6个万亩大坝和1个万亩农业部科技试验田,以及贵州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以优质稻米、玉米、油菜、茶叶、中药材、烤烟、苗木花卉、果蔬(辣椒、葡萄、西瓜等)等种植业产品以及肉牛、奶牛、灰鹅、肉鸡、生猪、水禽等畜牧业产品为重点,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打造高效农产品示范园,吸引就业人员,提高人民生活水品。我们家有很多回头客,年收入在40多万元左右。”因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平寨村“平寨布依客栈”老板王辉举开上了小轿车,住上了小洋楼,一家四口的小日子也是越过越滋润。

  贵安新区围绕自然生态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引入大型旅游投资公司,打造、包装一批多层次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围绕生态景观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美丽乡村与都市农业旅游等,打造经典旅游线路;完善提升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服务、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业,打造以贵安旅行商务区为主要载体的现代化旅游服务中心,吸纳返乡农民工和其他从业人员就业。

  村在城中:“特”在体制

  “在农村生活了半辈子的农民对土地或多或少会有些依依不舍的感情,很多人不愿意搬离农村。如何让这一部分人既能留在农村,又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贵安新区规划建设局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周治嵩感叹道。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要保留一部分人挥之不去的“乡愁”以及为老百姓寻找发展致富的路子。走进平寨村,空气清新,宁静祥和!古井、老树、凉亭、田野、旧式图书馆、别墅型的民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这座村庄显得更加有艺术气息。“在这里,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来自安顺的游客林蒙在平寨村找到了乡愁。

  贵安新区根据新区建设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编制完成《贵安新区直管区城乡一体建设发展规划》,将新区直管区村庄划分为“三型五类”发展方向和两大建设类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生产高效、生活宜居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园林、现代农业、旅游农业为中心任务,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依托旅游景区的发展和正在打造的4A景区为旅游产业,建成“山水、田园、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现在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不像以前夏天一刮风就弄得灰扑扑的,雨天又满脚黄泥巴。”湖潮乡车田村村民刘大美说。

  贵安新区重点围绕小康路、水、电、讯、房、寨等小康“六项行动计划”要求,实施“改厨、改厕、改卫”、“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收集系统”以及“垃圾清运”(“三二一”工程)的总体部署,开展了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北斗七寨、车田村、龙山村、毛昌村、王家院等美丽村寨都已建立电话、电视、手机网络等通讯设施,互联网也已实现全覆盖;北斗七寨、车田村、龙山村电网与天燃气管道建设工作已完成;平寨村、车田村、龙山村新铺或改造供水管网10430米;新建垃圾转运站8个、垃圾处理场4座,果皮箱400个;建设污水处理池28座,铺设排污管网2300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更加整洁、通讯更加通畅、环境更加清洁,极大的改善了人居环境。布依包、布依服饰、刺绣、蜡染......走进平寨村“竹叶布依”民族工艺品店,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选购。2014年9月,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马场镇平寨村村民涂应叶注册了竹叶布依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民族工艺品,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生意也逐渐稳定。

  贵安新区对试点村寨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充分发掘村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民间匠人文化,弘扬匠人精神,深度挖掘民间工艺品,积极引入蜡染、刺绣、藤编、石器、银器等民族工艺品企业,开发以民族工艺品为主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同时,为提升村寨整体景观,对试点村寨编制景观提升方案,指导实施;共植树18800株,绿化面积10.5公顷,新建绿道2700米。通过对景观提升和文化打造,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提升了村寨内涵。

  “闲时可以约几个人到社区舞蹈室跳跳舞,孩子也可以在阅览室看看书,我们也过上城市生活喽。”湖潮乡星湖云社区居民李梅感叹道。星湖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邱晓露告诉记者,在服务中心设有书画室、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等十多个功能活动室供老百姓休闲娱乐,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贵安新区秉承“先规划、后建设,先环境、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先储备、后出让,先安置、后征拆”的“五先五后”理念,探索“三转五统”(安置房转商品房、农民转居民、村居转社区,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配套设施、统一社会保障、统一优惠政策、统一众创平台)安置模式,建成集村民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社区公园形式来解决农民安置问题,实现入住群众就地就近城镇化、市民化。一年过去了,从规划图到实施图,从效果图到实景图,贵安新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设成果逐步呈现。昔日荒郊野岭变身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地,城市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均得以提升和改善,“五位一体”、“五景融合”的宜人新区跃然眼前。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贵安新区将紧紧围绕2016年高标准脱贫、2018年率先小康、2020年向基本现代化坚实迈进的“五年三步走”目标,力争在2020年建成100万人口左右的现代化新兴城市。

作者:成亮江 李昌贵 编辑:秦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