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绿色经济 > 工业

大龙: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经济发展支撑点

2019/02/19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郭秋月 任恩多)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大龙开发区占据西部大开发前沿阵地优势,紧扣省委、省政府主基调、主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力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路径,拓展外向型经济市场,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支撑点。

抢抓机遇

  能源危机、环保压力这两大客观因素,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开路。新能源中的环保低碳动力电池及其上下游产业,应运而生,应势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贵州汞矿(大龙部分)、大龙有色冶金汽修厂、大龙氯碱镁厂“一矿两厂”,在大龙这片土地上围绕汞资源搞开发谋发展。尽管随着汞资源的衰竭,“一矿两厂”在繁荣后不可避免走向衰落,但已为大龙开发区积累了必要的工业文明基础。

  2002年,红星发展收购大龙氯碱镁厂,组建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承继早期工业文明后,大龙开发区依托周边100公里半径内锰矿、钾矿、铅锌矿和重晶石等资源储量丰富及地方政策、服务方式等优势,吸引相关企业落户,赢得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先机。

  大龙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围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抢抓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大力培育发展以锂电动力电池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成产业集聚,打造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地。

链式发展

  大龙开发区园区,红星锰业、中伟新材料、汇成新材料、能矿锰业、百思特、格瑞特等锂电池原料或正(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构建成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促进各家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红星锰业主要从事新能源、新材料应用领域的锰钡系列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是全球最主要的中高端高纯硫酸锰和第三大电解二氧化锰产品生产经营企业。2012年“烟气脱硫法制备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专用型高纯硫酸锰”专利技术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6年被省科技厅确立为“锂电池用高纯硫酸锰制备及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单位。同年被上海有色网评为全国十大正极材料优秀锰盐供应商。红星锰业为下游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与园区企业形成紧密的上下游联系,实现共同发展。

  中伟新材料与红星锰业、能矿锰业等新能源材料企业相互合作,在投入产出比、盈亏平衡点上,形成各自产业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发展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如今,中伟新材料已发展为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供应商,技术研发、产能规模、出口量居行业前列。

  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大龙开发区陆续引进金川中伟、昆山清陶、江苏北新、碳素产业园等上下游产业链及补链型企业,逐步形成具备稳定的镍、钴、锰资源供应、锂电池成品生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体系。

成效突出

  如今,以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能矿锰业为代表的锰精深加工企业所生产的电池级硫酸锰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70%,2018年全年完成产值超50亿元,以中伟新材料为代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生产企业,产品已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目前全球第二的高端前驱体供应商,也是全国高端三元前驱体出口第二大的企业。

  2018年8月,在大龙开发区举办的新能源新材料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推介会上,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未来发展态势给予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去年,中伟新材料动力型三元前驱体产品出口再创新高,月出口量跨越2000吨大关。该企业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前驱体研发中心和中试车间,建立有300余人的研发团队,每年至少投入研发资金1亿元。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稳定的产品品质,企业产品已经进入国内外最具价值的动力产品供应链系统中,大规模成功应用于宝马、大众、通用、捷豹、雷诺等顶级新能源电动车上。

百尺竿头

  降低对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效应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目标,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热度将持续高涨。

  大龙开发区积极把握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地方“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编制《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及《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园发展规划》,为园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大龙开发区通过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作好产业布局规划,在已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持续招商引资,构建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绿色发展为目标,将开发区打造为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千亿级园区、建设生态文明工业新城”战略目标。

作者:郭秋月 任恩多编辑:李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