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大生态行动

瓮安县白沙村“三部曲”点燃产业发展之火

2019/01/24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杨永贵) 瓮安县建中镇白沙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在册农户2120户7608人(其中,精准扶贫户610户2408人),区域面积35.45平方公里,常年交通不畅,人畜饮水无法保障,是省级一类贫困村。过去,素有“嫁人不嫁到白沙,嫁到白沙没钱花”的说法。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驻村第一书记罗毅、村支两委负责人王朝金、王绍国等3名同志费尽心思,多次调研,走村入户与群众交心谈心,以“一鼓舞、二突出、三坚持”的白沙村产业发展“三部曲”模式,积极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鼓舞群众,激发内生动力“产业要发展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必须要让群众见到实际利益,给足群众信心,他们才会有动力,才会愿意从心底跟着我们干”。罗毅总是这样给干部群众说。发展产业,关键找准症结。针对白沙村西瓜、柑橘等产出产品“销售难”问题,罗毅带着村支两委班子及农户,主动找市场、找买家、寻销路,发挥蚂蚁抱团的优势,成功打通西瓜、柑橘等产品销售瓶颈,不断鼓足群众腰包,平均可支配收入达9990元。白沙还积极运用“志智双扶?感恩奋进”思想教育平台,召开“走读会”,分析产业发展、经济型作物种植与传统作物种植的优劣,以示范户为龙头示范引领,带动群众种植西瓜、柑橘、刺梨等经济型作物,并实现了很好的收益,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致富。积极引进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真正为群众服务的企业家,动员返乡农民工回乡带头致富。在广州和浙江打工的黄保全、胡家荣等人带着资金和技术回乡各自成立了合作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突出优势,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白沙村用活用扶贫政策,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抓住精准扶贫政策红利,打通了建中镇过境白沙到中坪镇的运输大动脉,“组组通”建设全面落成,让35根毛细血管与主动脉相结合,为下一步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共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通村公路里程13.7公里、通组路17条26.5公里、硬化串户路13公里。投入资金3200万元修建白水至白沙长距离输水安全人饮工程,安装主管道8000余米,到户管道35000余米,受益群众近7437人,追加投入资金460万元,新建提水站和水窖,彻底解决了白沙饮水难、用水难的问题,实现了户户通安全饮水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散思维,选准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产业分片区种植,产业规划调整不断完善,实现产业发展破茧升级。

  突出特色,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白沙村地势平坦,适宜发展梯形产业链,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依托各片区土质、PH值、空气湿度、气候等情况,积极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到点调研指导,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方案。坚持以茶叶为龙头,村级领办的白沙果蔬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着力培育壮大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群众自发或引导性的培育了5个专业合作社、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大户搭建政企平台。

  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根据原产业规模小、结构欠合理、综合效益低、发展层次不高等情况,有规划的进行区域化布局,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努力在“扩量、提质”上下功夫。在空间布局上“扩量”,做到“点线面”结合。“点”就是重点农户,围绕原有的西瓜、刺梨、柑橘等样板推进。“线”即是从白沙村街上和下院村民组发散到土围、花底寨、堕牛丫、原翁腊片区的4条特色产业线,依托地势和土壤等情况,形成独有特色的经济型农作物产业线。力争到2020年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面”就是由村级领办的白沙果蔬专业合作社牵头,带领现有的合作社的群众自发组织一起探索和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产业。在优势产业上“提质”,重规模更重质量。继续做好村级西瓜、刺梨、柑橘三大传统骨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村形成支柱性产业,以“质量兴农”为主基调,加快推进技术模式创新,建立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坚持“基地与龙头”共建,以做精做优、做大做强特色效益农业为基本发展方向。一方面,加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着重围绕绿色有机蔬菜、优质水果、草食牲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化水平。同时,争取各级培训计划指标,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让群众成为技术专家,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将规模化产品,如刺梨,酥梨等整合壮大,引进或自发成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依托现有电商服务站,加大农产品及加工品外销力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全村农产品由生产优势向商品优势、品牌优势转化和发展。

  坚持“品牌与市场”齐抓,在信息化时代下,空间距离不再是问题。以前农产品找市场费时费力,非常困难,现在只要货真价实,包装得好,推广得好,农产品很快就能“下乡进城”。白沙村因地制宜,制定新形势的发展方向,把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和主攻方向,鼓励合作社牵头以“白沙水果”字号统一冠名,通过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推介,推动形成白沙农产品品牌集群效应。充分依托“互联网+”拓展农产品外销市场,目前建成农村天猫销售点1个,正在筹备与三只松鼠、黔货出山、山里仁、良品铺子等农产品公司构建“线上线下”战略合作关系,农产品电商品牌正在形成。合作社牵头与技术人员一起探索农产品联电商、联加工企业、联门市、联专业合作社“四联”模式,进一步优化电商平台,培育电商主体,完善配套服务,打通线上与线下供给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买贵难题。

作者:杨永贵编辑:李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