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大生态行动

唐小武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的故事

2019/01/23来源:遵义日报

  时值冬日,务川自治县都濡镇鹿坪村泡木三组的大山深处,天寒地冻,人们恨不得将脚下的炭盆抱在怀里。

  身穿蓝色厚棉服的71岁老人唐小武,手拿一把银色镰刀,肩扛锄头,走路带风。“这一片山林就好像我的孩子,40年了,如今都长高长粗壮了,看着心里感到很欣慰。”唐小武口中的树林,就是他亲手一棵一棵栽种下的那片森林,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从30岁到71岁,从壮年到古稀,他只干一件事,坚守山村,种树造林。当日的巡山,只不过是他40年来的日常工作。

  要让光秃秃的荒坡变绿洲

  鹿坪村终年云遮雾罩,山高林密,泡木三组就隐藏在山坳中。村庄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山高雾冷,这里的冬天比别地更要寒冷。很长一段时间,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带着幼小的孙辈留守村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或者搬迁异地,年深月久的木屋呈现凋敝的黑色。

  “夏天风吹过,就是一片沙;冬天风刮过,脸上就是刺骨的生疼。晴天遍地土,雨天满沟泥。”这是过去鹿坪村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描述。曾经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劣的村庄,如今已是林木参天、枝缠藤绕的青山。40年持续栽下的小树苗,如今长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一年,年轻力壮的唐小武被大家推选为生产队长,因村庄人均耕地面积少,再加上石漠化,看似面积庞大的村庄,实际能耕种的土地少之又少,村子里一些农户选择开荒种粮食,这样一来,让原本生态基础就薄弱的乡村更加不堪重负。

  过去村庄里修房造屋,取暖、烧火煮饭都得用木材,这样的索取让本不能生产粮食的光秃秃的山坡更加荒芜,让贫瘠的村庄更加贫困。栽树,既能改善生态,把村里的绿化搞好,又能满足村民的木材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栽树有两个好处,一来,我们这地方的环境会变好。二来,可以满足村民的用木材需求。这里本身就落后,如果连空气都不好,就更没法居住。那个年代,想法很简单的,家家户户都要用到木材,不种哪有用的?”在和记者的聊天中,唐小武说出了当年下决心种树的初心。当时,土地贫瘠的村庄,人们日子过得很艰难。唐小武却坚信,植树造林一定对当地有好处。将村里的生态治理好,是他一生最想干的事业。(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历尽艰辛不回头

  过去都濡镇鹿坪村泡木三组的大山里,大多数没有路,但只要能栽树的地方,唐小武就要想办法爬上去,经常摔得鼻青脸肿。妻子刘昌云尽管百般无奈,也得和他一起去荒山栽树。

  “那会我们结婚才没几年,栽树很苦啊,要干成一样事不容易,早上拿一壶水再拿些干粮,中午困了就在山上睡觉,那时候太阳太晒了,要把头蒙着,要不皮肤受不了。”说起当初的苦,妻子半开玩笑说,他就是头犟驴子,一头扎进去才不管别人。 但其实,困难才刚刚开始。靠一小块一小块种植,难以成规模,必须发动村民一起种植。 村子里的群众本来用地就少,再加上家家都困难,只能各顾各的,并没有将唐小武的提议放在心里。眼看劝说带动并不起任何作用,他就组织村民开会,提出只要大家愿意种树,他将自己的好地换村民的坏地,换的地都拿来种树,并承诺,这些树将来属于全村人。 整整3年,大家看到他的决心,再加上唐小武在村民眼里,是没有私心的队长,从最开始同意换地,到后来大家终于同意跟着一起栽树。 因栽树都在山坡坡上,一棵树苗想要成活,需要打垒台,再从别地找来稀泥或者家禽粪便,才能勉强完成一道工序。“土壤太差了,往往第一道是栽不活的,于是就要进行第二道、第三道,比种庄稼还困难。”唐小武说。

  村子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树木是集体的,哪家要用树,需要集体商量后再批准砍树,如果谁私自偷砍树木,将会召集群众进行辩论。虽然有了明确规定,但有一些村民还是会去偷砍树木,唐小武的土办法就是,夜里用稻谷草点着火把守候,抓到砍伐者,在村里组织大家再次辩论,一次不行,就两次,连续几次,村民也就慢慢自觉了起来,遵守起“村规民约”,直到现在,这样的习惯还一直保留。

  村民支持了,种树的地也扩大了,唐小武却更忙了。一方面要带领群众搞生产,另一方面还要利用休息时间栽树。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日积月累的家庭不满情绪爆发了。 “记得有一年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团圆饭,为了利用过年闲余时间栽树,年夜饭,孩子去地里喊了多次我才回家,但也触怒了我的大儿子唐金龙,他把一桌年夜饭都掀翻了。那个年代,粮食珍贵,过年才有一顿好吃的啊!很心疼。”唐小武向记者讲起那段尘封往事。 除了没有时间顾自己的小家,将自己家的好地都换给别人,种农作物的地不够,一家人往往青黄不接,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在孩子们的眼里,父亲就是个大傻子。就这样,一家人别别扭扭过了一年又一年。

  大儿子唐金龙一怒之下,独自到贵阳打工。小儿子唐远峰,也跟着哥哥选择离开家,好几年不与父亲往来。

  而唐小武,依旧坚持最初的理想。40年,14400多个日夜,每天巡山3趟,定期修剪树枝。无数次跋山涉水、40年锲而不舍的辛劳,成就了村庄里的一大片林地,5万棵柏杉树。

  村民生活因森林而改变

  农村有句谚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看到村子里的这些木房子,都是得益于唐爷爷栽的树呢。”这是村子里的唐哲对记者说的话。 采访中得知,当初唐哲家造房子时,除去一些楼板,多数木料都出自唐小武种的树,房屋的横梁、屋顶的板子都是来自这片森林。 “那个时候我们不许随意砍伐的,除非哪家实在没有房子住了,急需用房,我们就批,但砍过的地方,都要马上种植起来。”唐小武说。 记者站在山顶俯瞰整个村庄,住房依旧是木头房子,而这些房子,或多或少都有这片森林的贡献。 山里人节俭,冬天的取暖依旧是来自这片森林里掉落下来的枯树枝,或者是将一些老树、长歪了的树木烧成火炭,以供冬天取暖。

  但更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过去年轻人不愿意待的地方,如今频频有外乡人来走访。因生态环境好,气候凉爽,重庆等地的游客开始选择在他们那里避暑。过去老一辈经历的冬日风沙,如今再也不会吹打在年轻一辈的脸上。

  “当初就是想在我死后,我们这个地方的绿化能搞好,有个好风景,能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念想。”老人质朴的初心,正在实现。 如今村庄周边95%的林地都种上了树,这些树木也不再用于建房造物,但它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

  绿水青山,就是唐小武和村民眼里的金山银山。

  (贵报传媒)

作者:编辑:李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