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贵州试验

望谟“河长制”保护管理见行动见成效

2018/09/25来源:黔西南日报

  望谟县自全面建立“河长制”以来,精心部署,明确职责,细化措施,现已形成水陆共同治理、部门联合治理、全民群治的河(库)保护管理格局,实现“河长制”保护管理见行动、见成效。

  该县属省级河道有北盘江和红水河,州级河道有清水江、纳坝水库、桑郎水库,县级河道有望谟河、乐康河、桑郎河、羊架河和15座小(一型)、小(二型)水库,乡镇河道有44条。为加强水管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障河(库)健康,去年7月以来,该县对“河长制”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防治措施,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河长制”相关工作,通报工作进度;县里各涉河部门和乡镇(街道)成立“河长制”办公室,实施“一人一河”“岗位固定”“包保联系”原则,并加强业务学习,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和加大单位之间协作配合力度、建立河湖(水库)污染源台账档案;全县24名县级河长、118名镇级河长、178名村级河长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管河护河的重要责任,在河湖管理中充分发挥“管理、治理、保护”的作用。据县河长办公室统计,该县1年多来,县级河长累计巡河124人(次)、乡镇级河长巡河1237人(次)、村级河长巡河2789人(次)。

  做好“河长制”工作,宣传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该县各相关单位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利用赶场天群众较为集中的机会,大力宣传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此间,大观镇开展“河长怀碧水,生态安天下”宣传和“助推河长制,从企业做起”活动;郊纳镇开展环境保护和“河长制”宣传,向群众灌输绿色发展理念;桑郎镇把河库环境治理落实到人,将污水收集处理列为全镇重点工作之一;油迈瑶族乡、石屯镇开展“河长制”工作进“社区、进单位企业、进校园”活动,加强“河长制”和环境整治;县教育系统组织各中小学开展“我是小河长·保护母亲河”江河湖库管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向家长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河流水库的理念,营造人人保护河道水库、爱护环境的氛围。

  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上,该县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限制纳污3条红线。推广节水型器具,做好节水型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和水质监测。同时,职能部门严格对集镇供水水源点和县内四大河流部分断面进行季度性监测,及时了解河流健康状况;对1000人以上饮用水源地进行区划,设立界桩、界碑、宣传牌和警示牌。对库区的水环境治理,县政府从各单位抽调220人组建网箱拆除攻坚队,拆除网箱面积1284.6亩,使红水河流域(望谟段)贵州水域网箱全部归零。

  在水污染防治上,该县采取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并进行监督,对河流从水源点到河流终点,定期采样监测的办法,及时了解水质和掌握水质变化动态,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迅速整改落实。对沿河岸线进行巡察,对城镇污水进行排查,发现非法排放污染物,即下达通知书停止排放并限期整改。

  全县现有日处理量6000吨的县城污水处理一期工程,蔗香、乐元、新屯3个乡镇(街道)的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量累计1510吨。目前,正在建设的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和桑郎镇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污水量4000吨,县城污水处理二期项目覆盖工业园区入住的20家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有效处理工业污水排放问题,今年底完成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还有郊纳、油迈、乐旺3个乡镇。

  该县对城镇垃圾和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将县城及周边乡镇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每月转运1500吨垃圾到垃圾发电厂处理,而农村生活垃圾通过不断地宣传引导,基本上实现了集中处理。同时,该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村寨污水处理进行规划,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完成中心村及30户以上村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查,上报省级部门帮助编制实施方案,完成12个深度贫困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前期工作,建起县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启动了昂武镇、蔗香镇沿江村寨污水处理项目的前期工作。

  在农业污染治理方面,县农业局加强农作物病种统防统治,举办培训班54期,培训4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宣传资料1.2万多份,提高农作物病种防治知识普及率。对农资市场进行检查和对秸秆禁焚进行巡查,禁止农药经营户乱采购、乱销售和乱指导农户使用农药;植物检疫受理种子调运检疫备案水稻品种58个37.8吨,玉米品种74个93.6吨;产地检疫苗木22万株,在中低产田地推广绿肥种植2.4万亩,实行水稻—绿肥、玉米—绿肥、果树套种绿肥等种植模式,推广以有机肥投入为主的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

  该县加强对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按程序启动县管河流岸线划界工作;通过水政执法,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对无证取水户进行排查,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专项整治巡查河道岸线里程1100公里,使全县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该县已完成了六洞河水源地达标建设方案的编制,正在编制的有纳坝水库水源达标建设方案。

  为确保河湖库保洁清淤清障持续开展,该县各乡镇(街道)聘请了131名义务保洁员,定期开展河道垃圾的清理工作。县水务局加强堤防工程建设,综合治理河长49.3公里,新建堤防工程53.6公里,河道清淤45.9公里。在矿山治理中,县内现有的7家砂石企业,实现按水保环评要求规范开采,按水保方案进行植被恢复。从事金矿的2家企业,做到水循环利用,不外排。生产水泥的企业配置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达到标准要求。县林业局在水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上,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县林业生态红线,规定了林业工作红线目标;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治理项目,绿化山坡,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

  今年以来,该县水利、环保、海事、农业、卫生等部门在“河长制”监管工作中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摸清河湖主要污染源,落实责任人,制定防治措施,限期整改治理存在的问题。全县累计开展综合执法56次,河道巡查3300公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巡查30个规划养殖场及养殖大户,医疗废物治理监督检查104家医疗卫生单位,下达责任整改通知书21份,查处违法行为218例,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在此期间,该县按照《黔西南州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贵州反馈意见整改行动方案》要求,认真梳理涉及该县整改的17项任务,有序推进整改工作。

  “河长制”的综合治理,使该县乡村环境卫生差不良现象得到明显改观,切实推进了“河长制”工作开展,促进了河流沿岸生态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黔西南日报 特约记者:罗春雷 通讯员:刘贵花)

作者:罗春雷 刘贵花编辑:李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