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生态扶贫

长顺:易地搬迁趟出幸福脱贫路

2018/09/19来源:多彩贵州网

  长顺县摆所镇翁拉村,地处麻山深处,是一个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全村408户1419人,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有262户91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4.62%。长期以来,因受恶劣地理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居住分散、产业零散、人心涣散的困难局面,翁拉村的发展举步维艰。2016年开始,像翁拉这样的深度贫困村,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奔向幸福生活的美好故事。

搬迁户们入住的安置小区

  想通了跳出深山幸福来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一方水土富不了一方人。截至2017年底,翁拉村贫困发生率仍高达55%,因为地处麻山腹地,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和外界互联互通比较少,群众的思想仍然比较保守。

  为确保搬迁动员工作的实效性,打消贫困户顾虑,驻村工作组在入户开展工作前,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学懂弄通做实,将党的好政策带到贫困户家里去、心里去,改变贫困户以往的观望态度,转变贫困户保守的思想观念,带领贫困户知方针、晓政策,让符合搬迁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实际的扶贫政策。

  王凯是摆所镇政府派驻翁拉村脱贫攻坚队队员,他告诉记者,工作开展之初,有些群众实在是太固执了,思想一时转不过弯,动员工作难度较大,着实让人很“头疼”。翁拉村小长冲组陈德进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年7月,攻坚队进村入户开展动员时,王凯花了足足两天时间,白天不在家,就晚上去入户,交谈下来,陈德进大致了解了扶贫搬迁政策,但是心里还是犹豫不决,他还是决定等全家人到齐后共同商量再做决定。

  一天后的晚上,王凯接到陈德进的电话,电话里陈德进说,决定搬迁!王凯把政策再次告知他后,问到:“这会儿怎么这么爽快了呢?”电话那头,陈德进回答:“想通了,也就想搬了。”王凯心里的一颗石头终于落了地。

  两个月下来,翁拉村愿意搬迁的群众就达到了246人,比当初既定的165人的目标任务还多了81人。攻坚队员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群众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搬出去的电话。是啊,想通了,就肯定想搬了,何况这么好的政策,谁又会想不通呢?

  通过核实身份、抽签顺序号、抽房屋号,陈德进现场分到了心仪的新房,他手里紧紧握着新房钥匙,坦言道:“走出去,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寻找更大的幸福。”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我们是下了大力气去动员的。”长顺县摆所镇副镇长吴华兴说,“要想让这里的贫困户脱贫,只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这一个措施。”

正在参加公开抽签分房的贫困户

  搬新家他乡日子有盼头

  56岁的陈德敏,家里一共4口人,居住条件恶劣。在搬迁前,他们一家还住在已有20多年历史的木架房中,“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要是遇上大风,还真怕房子倒了!”原来的老房子距村委会约有6公里,到镇上20多公里,平日里赶集买点东西更是不容易。陈德敏说,家里地少,一年种出来的庄稼,刚刚够吃,勉强维持生活,根本不敢想盖新房。不过,和陈德进一样,今年他家也搬出来了。

  翁拉村小长冲组作为整寨整组搬迁对象,一起搬出来的还有很多邻居。在广顺安置点A区,陈永培和妻子梁昌敏在自家的阳台上感慨,远处一栋栋高楼、厂房呈现在眼前,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搬到这么漂亮的房子来居住。

  “卧室、厨房、卫生间,家里什么都有,我活了快半辈子,从来也没想过能住上这样漂亮的房子,真是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陈永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陈永培介绍,他的大儿子现在毕节学院读大学,女儿现在长顺县城高中,两个孩子上学都享受国家教育资助,妻子梁昌敏已经在安置点附近的食用菌厂上班了。“等到我大儿子毕业,我们家就真的享福喽!”陈永培打心底感谢党和国家的惠民搬迁政策。

  陈永培他们搬迁入住的安置小区位于长顺县广顺经济开发区,毗邻贵安新区,是长顺县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之一,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搬迁点科技、教育、医疗、文体、社保等公共服务完善,真正使搬迁群众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梦想终于在这一天照进了现实。

深山里,工作人员入户开展动员搬迁工作

  稳就业聚力同心摘穷帽

  “让群众搬出旧房、入住新房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何让搬迁后的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才是移民搬迁的最终目的。”摆所镇党委书记石清嫦为全镇易地搬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长顺县制定了一系列搬迁政策。首先是移民搬迁户原有土地经营权不变,移民户可以将土地流转出去而获得地租收入。其次是移民进城的人员可以农转非,原先享受农村低保的,转为享受城镇低保政策。此外,鼓励当地园区企业,优先招收移民搬迁户就业,当地政府还为他们提供的免费培训项目,包括电焊工、厨师、木工、挖掘机、手工刺绣、美容美发……鼓励搬迁群众学有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

  陈永培的妻子梁昌敏就是其中的一位。“以前在家干农活没有什么收入,现在在家门口工厂里上班,每月能挣到2000元左右,真的是好哩!”梁昌敏高兴地说。今年8月,搬迁后她就应聘到食用菌厂,成为一名产业工人,由于离家近、活轻松,务工、照顾家庭两不误,所以很受搬迁的群众欢迎,像梁昌敏这样在附近园区里打工的贫困户越来越多。

  同时,根据意愿和市场用工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鼓励搬迁群众参加特色工种培训,通过向贵阳、广东等地劳务输出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

翁拉村小长冲组贫困户陈德敏破旧的老房子

  “有了一份工作,心里就安定下来了。我家两个小娃学校读书,但是他们不用担心,我和孩子爸爸都有力气,我们不等不靠也不要,自己奋斗去脱贫。”梁昌敏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信心。

  如今,和翁拉村的村民一样,摆所镇有1236人都已选择搬出来,搬离深山,远离贫困。世代居住在深山里的群众,通过移民搬迁搬到新家的他们,改变的不仅是居住条件,还有看待外界事物的方式,让他们看到自己一直向往的美好生活,正越来越近。

文/吴万敏 通讯员 周宇航

作者:吴万敏 通讯员 周宇航编辑:李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