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绿色家园 > 黔南

独山影山:打造美丽乡村 构建幸福生活

2018/08/23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本网记者 毛帝清) 去年以来,独山县影山镇结合自身实际,干群联动,通力合作,进一步改善了镇容村貌,提升影山镇以及净心谷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营造生态、休闲、雅致的人居环境。

道路整洁、环境优美的紫林山村红豆杉组

  乡村美丽 生活幸福

  顺着平整通组路两旁竹篱笆的“指引”,8月21日傍晚时分,记者走进独山县影山镇紫林山村的红豆杉组。只见村民家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茶香满园,深吸一口,顿时让人神清气爽;平坦整洁的村组路,鲜明生动的壁画,让人耳目一新。

  虽已立秋,但灼灼烈日好像要抓住夏天的尾巴,再狠狠热一把。虽然天热,但勤劳的村民多数还在外务农,并未回家,记者的脚步声打破了村里祥和静谧的气氛。一位老人正坐在自家门前的水泥坎子上,悠闲地抽着烟,逗着孙子,享受天伦。

  老人名叫韦光成,今年77岁,和儿子住在一起,记者正准备和他聊聊,他便热情地邀请到他家去喝茶。“好东西就要大家一起爱惜”和记者聊起村里的好环境时,韦光成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我们这里重新修过一次路,五·一节的时候重新通路,之后我们寨子里的老百姓看见路修得更好了,就把自己家的树栽到路两边,让村子看起来更漂亮”

  这里原来叫达头村,有着一棵千年红豆杉树,是独山净心谷旅游区的景点之一,在新的行政规划之后原来的达头村分成了现在的达头组和红豆杉组,这里以茶产业为主,两个组共有122户409人,基本全部都是茶农,所以这里的村民家基本都被茶园包围,各色的房屋根本就是绿荫当中的点缀。村里的整体环境非常好。

村民们房后的茶园

  村支书韦世贵是个90后,他告诉记者,村里民风勤劳淳朴,地方环境卫生一直较好。之后,组组通的水泥路修到村子里,村支两委通过宣传,同时给出建议,部分村民就自发的砍竹子围篱笆,以美化乡村环境。通过村支两委牵头,紧接着所有的村民都加入到乡村环境整治中来,共同监督,自觉遵守。

  主体环境打造好了,怎么处理这深山里村民的生活垃圾,成了大家思考的问题。

  韦世贵介绍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村支“两委”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方法。这种垃圾分类的标准并非是看垃圾可否回收,而是能否焚烧。

村民家门口都摆放着两个垃圾分类的大袋子

  当韦世贵将这一想法告诉村民们,群众都表示非常支持。之后,便自发组织起来,在村口选了个地方建了一个大型的焚烧池,专门焚烧生活垃圾。而当不可焚烧的垃圾装满专用的垃圾处理农用车时,就送到政府指定的垃圾填埋点去处理。经过几个月的坚持,寨里的卫生环境搞得越来越好。

  同样是生活垃圾处理,影山镇桑麻村的处理方法又是另外一种。

  桑麻村的村委会因地制宜,在与群众商议后决定,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运用村集体经济购买了43个2米长的大垃圾箱,分别安置在各村组。当垃圾装满后,由村民拨打垃圾箱上印着的市政公司电话,联系市政公司前来处理。长期坚持下来,寨子上再也没有了暴露垃圾,更没有恶臭水体。

  干群联动 战无不胜

  紫林山村和桑麻村在乡村环境整治上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取得成效的原因,两村的干部总结了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群众参与度极高。

  桑麻村支书罗树才说:“只有群众参与进来,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政策也才能惠及各家各户。”

白鸡坡组的脱贫攻坚宣传画

  白鸡坡组靠近净心谷景区,有17户人家,共78人,附近不远处正在修建高铁站,高铁站的部分建筑工人就在白鸡坡组村民家租房住。今年69岁的伍开国,看起来瘦,却很精神,一筐五六十斤的玉米自己一个人扛起来都不喘口大气。他告诉记者,村民们对外来租房住的房客,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讲究卫生。

  伍开国笑起来,脸上堆起皱纹,他告诉记者,之前寨子里有位租房的房客不讲卫生,房东便把他行李打包好放在房外院坝里,把他赶走,那位房客提出多给房租都不让住。之后房客把卫生打扫好了,还立下保证房东才同意让他继续住下去。

干群一家亲(从左往右依次为罗树才、伍学刚、伍开国、省派第一书记常椿)

  “搞卫生是好事,人住着也安逸嘛。寨子里面太邋遢,外面来人看见,几多怂样(地方话,意同丢脸)。再说了,党和政府让我们搞这些,受益的还不是我们?环境卫生了,人都要多长寿,我们寨子里80岁以上老人精神都好得很。”说罢,伍开国指了指他面前坐着的82岁老人伍学刚。

  长期以来白鸡坡组的就有好几家特别讲究卫生的村民,之后在村支“两委”长期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宣传动员之下,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提高,更多的自发组织起,加入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中去。据了解,白鸡坡组就自发组织,选取了4位村民作为卫生监督员,时刻提醒监督大家。

白鸡坡组村民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清澈甘甜

  自今年6月份以来,影山镇以镇村一体、整管并重、群众参与、多方协作为基本原则。按照“政府监管、市场运作、镇村主体、分类实施”的工作思路,通过深入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户主收集分类、村(组)集中保洁、镇集中转运、县集中处理”四位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新体系,构建“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机构、有经费、有考核”镇村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由试点向面上推开,全面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要求,落实责任主体,围绕整治“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房乱建、牌乱挂(乱贴野广告)、线乱拉、渣乱倒”等乱象,以实现全镇范围内无暴露垃圾、无乱停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贴乱画、无恶臭水体。

作者:本网记者 毛帝清编辑:李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