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绿色诗文

【黔东论导】梵净山资源环境学大有可为

2018/08/21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2018年7月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审批,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人们把目光投向梵净山。要使梵净山不仅以自然之美雄踞天下,同时,要以文化之美赢得天下,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就成了应然之举。7月25日,铜仁学院召开了“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紧紧围绕梵净山进行学科专业建设,着力念好山字经,努力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全力推动梵净山学的形成和发展等提出了真知灼见。
 

梵净山资源环境学大有可为

石 维

  7月2日,北京时间16:35分,在波斯湾西岸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铜仁梵净山入选中国第53处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这座山,给周边的几座城的几百万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次申遗成功依赖于大量的学者长期对这座山的资源与环境研究积累,从自然生态、地质结构、文化历史等方面呈现了梵净山独特的魅力,让世界感动。申遗成功也会让梵净山独有的资源与环境持续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对梵净山资源与环境研究,国内期刊最早的报道是1975年贵州省108地质队凌长富等人研究了梵净山区层状超基性岩特征及其成因,在《中国地质》刊登,其相应的研究报道数量开始逐年增长,从2013年文献资料开始超过百篇,一直持续至今,学术性期刊总量达到1200余篇,国内会议45篇,国际会议3篇和博士论文3篇。其中铜仁学院163篇,其次是贵州大学94篇,贵州师范大学50篇,铜仁职业技术学院30余篇,吉首大学14篇等,但是有价值的成果仍乏善可陈。国外期刊最早是1991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Ying等人通过5年在梵净山驻守研究梵净山被子植物分类与植物地理学关联因素,在《ANNALSOFTHEMISSOURIBOTANICALGARDEN》(美国密苏里植物学报),并引起了全球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到现在,在国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中,关于梵净山研究报道的文献不超过20篇。生物多样性,动物种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中国科学院、西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深圳大学、贵州大学、铜仁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近年来都安排大学生在梵净山周边进行野外生物学、动物学和药用植物学的标本采集等实践教学。但是,从1975年到2018年长达43年的巨大的时间跨度中,对梵净山的资源与环境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研究的碎片化。长期以来,受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铜仁市委、市政府委托,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学和研究院所都参与了梵净山资源与环境研究。由于委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地质勘探、动植物资源种类两方面,因此这两方面的研究较为系统,以发现为主,呈现1.4亿年的沧海桑田中的生物基因库,发现了5000多种野生动植物种类。但在43年的时间坐标上呈现碎片化特征,也即是研究的方向和题目比较琐碎并且杂乱无章,对问题的认识缺乏全面的联系和融会贯通,地质与资源,资源与环境,环境与生态,单独的罗列出一些现象,对各部分少有深入思考其内在的规律。

  其二、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候鸟化。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从参与单位的成果来看,主要是铜仁学院、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具有高水平科研价值的发现主要是依赖于中科院等单位完成,非常遗憾的是Ying等人从1986年开始到1991年的5年工作结束后,再也没有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连续性最好单位的仍然是铜仁学院,近三年,铜仁学院陈仕学、梅杰、高健强、王岚、罗静、鲁道旺、樊君德、李刚凤、李建新等老师的研究工作持续报道,但仍欠缺影响较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高水平自然科学类的研究仍然依赖于早期的高水平研究单位及团队。

  其三、人才培养的空心化。梵净山的资源宝库大门还没有被打开,寻找钥匙的人纷纷老去,这其中杨业勤、杨传东等等都已经退休,或者接近退休年龄。曾经做过梵净山研究的老师或者学生由于经费原因,大部分有意义的研究都没有持续下来。特别是基础自然科学研究类别,因为经费投入较大,时间长,或中断,或转向其他课题。虽然还有人在坚守,但是人才培养连续性不好,真正懂山,爱山,研究山的人不多,人才梯队的建设一直处于薄弱状态。

  伴随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的扩大,游客的数量激增。平衡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矛盾将会日渐凸显,因此,建立梵净山资源与环境研究的科学体系十分迫切。通过资源环境科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明确梵净山的水土资源与环境状况;进行梵净山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掌握提高梵净山水分、养分、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对梵净山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及退化防治等宏观管理与决策。梵净山学中的资源环境科学也将提供一个持续的人才培养平台,为落实贵州省“大生态”建设和铜仁市“一带双核”战略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促进梵净山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石维,系铜仁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作者:石维编辑:李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