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绿色诗文

【黔东论导】永葆梵净山的灵性与文化

2018/08/21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2018年7月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审批,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人们把目光投向梵净山。要使梵净山不仅以自然之美雄踞天下,同时,要以文化之美赢得天下,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就成了应然之举。7月25日,铜仁学院召开了“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紧紧围绕梵净山进行学科专业建设,着力念好山字经,努力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全力推动梵净山学的形成和发展等提出了真知灼见。

永葆梵净山的灵性与文化

叶 丹

  梵净山以其人文地理与生态灵性被誉为“天下众名岳之宗”,2018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再次蜚声海外。栉风沐雨,尽显风华,梵净山傲立武陵之巅。 

  梵净山是灵山,它的成功申遗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涂抹了更为厚重的文化底色,委实令人欢欣鼓舞。在欣喜之余,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理性的思考:如何永葆梵净山的灵性和文化这一问题呢?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依托大学组建梵净山研究院,倾力打造梵净山学派,精心培育梵净山学,弘扬光大梵净文化,是应然之举。

  大学的本质是文化的存在,其文化性促成大学保持着长青的基业。随着历史的发展,大学逐步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引领地方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学作为一个文化性的社会组织,比其他组织更有条件保持基业长青。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曾经作过一个统计:1520年以前,全世界建立的组织中,现在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做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个,这85个之中有70个就是大学,另外15个是宗教团体。所以,当梵净山遇见大学,梵净山的生态灵性与厚重文化必将更有价值、更为持久的坚守与保持。

  当然,梵净山遇见的这所大学,它的核心理念、办学特色要与梵净山的灵性与文化息息相通、共生共荣,形成创新优势和最大效应。如此看来,依托梵净山麓的铜仁学院是最优的选择。理由如下:

  一是铜仁学院核心理念的凝练与生发源于梵净山。铜仁学院校长侯长林教授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须有一流的核心理念》一文中谈到,“核心理念是大学发展腾飞的关键因素,是大学保持大学基业长青的重要条件。”为什么历经千年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成了大学的至理名言?因为教授和学生最信从的是真理,而非权力。而在非权力影响中理念的影响又是最为重要的,它反映的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基因。经过近百年办学积淀,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力倡导应用转型的关键时期,铜仁学院既坚守大学根本,又分类推进转型,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上,秉持“明德·致用”“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苦心励志·追求卓越”四大理念,成为了引领转型发展的“无声的召唤,无形的旗帜,无影的灯塔”。“铜仁需求·国家标准”的科研观,“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服务观,集中体现了办学理念的梵净山特质。

  二是铜仁学院办学特色的培育与形成源于梵净山。办学特色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办学特色的培育与形成离不开大学的办学传统,所处地域的资源禀赋,涵盖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以及所彰显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等。铜仁学院处武陵深处,怀大学理想,“扎根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烙印下了梵净山灵性与文化的深深印记,粲然四季,历久弥新。早在2013年,学校提出培育“立足地方·突出应用”的办学特色,推进学校转型发展。2015年,学校紧紧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地方性、服务型、特色化、开放态”的办学定位,进一步凝练了“依托武陵·突出应用·服务发展”的办学特色,创新构建“山”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转型提升。2017年,学校突出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在四大理念逐步成型的基础上,紧扣梵净山,依托贵州省一流培育学科、重点学科等,着力打造梵净林业生态、梵净环境生态、梵净文化生态、梵净教育生态四大特色学科,培育形成“扎根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潜心涵养“厚重·包容·灵性”的大山文化品格,跻身全国百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行列,走向转型深处。

  梵净山成功申遗,犹如历史长河中激起的一朵晶莹的浪花,是一次助推黔东崛起的历史拐点,也是一次实现铜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机遇。顺势而为,可在整合校外及铜仁学院现有的梵净生态研究院、梵净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院、梵净水产业研究院、梵净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梵净教育研究院等的基础上,组建新的梵净山研究院;聚合校外及铜仁学院现有的教育学、林学、民族文化学、资源与环境学、水产学等学科团队,倾力打造梵净山学派,成功培育特色学科——梵净山学。那么,学科建设中“人无我有”的“天赋异秉”,学科交融的生态遗传,学术社区的思想聚焦,梵净山学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应用性、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甚至建成世界一流也不无可能,杨业勤教授研究黔金丝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作好准备,抢抓机会,促成飞跃,这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叶丹,系铜仁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

作者:叶丹编辑:李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