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生态扶贫

【脱贫攻坚群英谱】她帮全村找到致富“金钥匙”

2018/06/04来源:多彩贵州网

  带头种植“反季节”蔬菜她帮全村找到致富“金钥匙”

  ——记贵州省望谟县平洞街道办岜赖村党支部书记王封江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王小勇)连续的大太阳终于走了,迎来了难得的雨水。大雨刚停,王封江就匆忙出门,顾不得一路泥泞,跑到菜园中查看蔬菜长势。

  菜叶挂满雨滴,在雨水的滋润下越发娇嫩。这是王封江从贵阳引进的“反季节”优良蔬菜新品种“圆茄子”,是她的“宝贝疙瘩”。

  就是靠它们,王封江从2012年起,带领全村174家贫困户一步步摆脱贫困,走上了创业致富的小康之路。

  王封江,望谟县平洞办岜赖村党支部书记,今年47岁。

  刚一放晴,王封江就来看自己的“宝贝”蔬菜(梁登跃 摄)

  陆续废弃的良田和远出打工的村民,让她寻求突破

  岜赖村距望谟县城5公里。2011年,原有421户2294人的岜赖村与者康村、纳干村合为1个大村,全村总户数746户3241人,其中贫困户就有350户1400人。那时,原本从事村妇女工作的王封江因为敢想敢干、工作成绩突出深得群众信任,被选为党支部副书记兼任村人口主任。

  新的职务意味着新的责任,如何让一只贫苦的村民过上好日子成了王封江暗自奋斗的目标。

  岜赖村是布依族聚居的村寨,有良田好土1000多亩,土壤和气候都适宜发展早熟蔬菜和西瓜。但一直以来,村民们都是按照小季种早菜、大季种粮食的传统耕作模式来发展农业生产,早菜产业也一度是全村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样耕作,一要看天,二要看市场。”王封江说,当时,由于市场价格的时起时落,村民们的收入很不稳定。价格好时, 1亩蔬菜收入两千来元,价格下跌时,每亩收入只有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农户连投入买种子、肥料、地膜的成本都收不回来。久而久之,部份受到影响的农户失去了种植蔬菜的信心,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发展农业产业,导致大量填土被闲置、丢荒。

  看着大量良田被荒废,王封江心里很不是滋味:“怎样才能改变这个现状?”王封江在思索。

  王封江在摸索市场中发现,不是村民们种的蔬菜不好,而是村民们种的蔬菜品种没有特色,缺乏竞争力。“别的地方这个品种的蔬菜上市了,咱们再销售这个品种的蔬菜,显然就卖不起好价钱了。”王封江想,要想赢得市场,就要做到“别人没有的我们有,别人有了我又有新的”。

  于是,她依据当地的气侯和土壤条件提出,将每年的一季蔬菜和一季水稻改种为两季蔬菜和一季水稻,其中有一季蔬菜是“反季节”的,这样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收入。

  王封江带头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梁登跃 摄)

  “反季节”蔬菜没人敢种,就种出来给他们看

  王封江把总结的思路跟村民们一说,有人赞成,有人反对。特别是常年习惯按季劳作的村民对此提出了质疑和担忧。

  朴实的村民们讲究的是“吹糠就见米”的效果,“反季节”蔬菜因为在当地缺乏新例,没有成熟的技术支撑,万一种不出来,或者种出来了卖不出去,岂不“竹蓝打水一场空”?

  王封江的这个创意虽然好,但没有村民敢种。

  “别人认为不行,我就先做出来给大家看。”抱着这样的心态,王封江开始谋划。为做到心中有底,他从客商那里详细了解哪类品种的蔬菜在市场上受青睐、销路好。

  2012年5月,敢想、敢做的王封江从贵阳引进“反季节”优良蔬菜新品种“圆茄子”。8月育苗,在自家地里移栽了1.5亩。经过70多天的精心护理,试种的“反季节”蔬菜获得成功,被安顺客商全部收购,销售价格看好。

  “提心吊胆”近半年的王封江乐了,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尝试成功了,而是她看到了带领村民一起干的希望。

  尝试成功,村民致富找到了出路

  果不其然,看到王封江“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效益好,第二年秋季,村里一下子有50多家村民表示参与。

  突然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卖不出去怎么办?

  为打消农户顾虑,王封江到处与客商协商,让客商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先给种菜农户每家500元定金,产品种出来后,随市场价收购。

  这个举措,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他们放开手脚干了起来,扩种了的近百亩“反季节’蔬菜。这些蔬菜一上市,就迎来了热销,销售价在每公斤1.8元至2.40元,全部纯收入近80多万元

  这样的效果大大坚定了当地村民跟着王封江种植“反季节”蔬菜的信心。

  第三年后,“反季节”蔬菜覆盖了岜赖村海拔较低的4个村民组。“反季节”蔬菜种植成为平洞街道办农业生产的一个亮点。黔西南州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为此授予了王封江“黔西南州党员创业示范户”的荣誉。贵州省妇联授予她“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的称号。

  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让王封江沾沾自喜,反而对自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要推广的蔬菜品种,她每次都要先到县农业部门咨询了解情况,再根据市场需求来试种,觉得成本低、有市场、效益好,她才扩大种植规模,让村民们放心地去种。

  每到蔬菜上市时节,王封江都积极协助客商收购和装车运输,严把蔬菜质量关,并与安顺、贵阳、四川、湖南等地的营销早菜的客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每年的农产品顺利外销铺平了道路,加快了全村的脱贫步伐。

  王封江(右二)正在帮助群众打包蔬菜预售(罗松 摄)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她最大的心愿

  在发展“反季节”蔬菜中,有部份贫困户没有资金购买种子、地膜和复合肥,王封江就毫不犹豫地用自已的钱垫上或是帮助他们采购农用物资,解决贫困户的燃眉之急。对无力偿还垫资的一些困难村民,甚至给他们免了。

  尽管如此,王封江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好。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村民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她还多次到县农业局反映情况,寻求支持,为贫困户争取到价值6万余元的地膜、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补助,扶持125家贫困户种植“反季节’蔬菜。

  村里被平洞街道办建档立卡列为精准贫困户的黄生绿,人很勤快,但家里劳力少,空有7亩水田却无力耕作,更不用说种蔬菜了。

  为此,王封江与黄生绿商量,把他家的水田流转过来来种小季(蔬菜),大季种水稻时帮他买种子、犁田耙地、育秧栽秧,然后交给他自己管理收割,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临工挣钱。

  几年下来,黄生绿一家告别了贫困。 2017年,黄生绿没有向别人借一分钱,用自已近6万元的积蓄,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混平房,过上了好日子。

  像黄生绿一样,王封江无私帮助的贫困人家有50多户,通过带动他们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从他们摆脱了贫困,奔向了小康。

  通过发展“反季节”蔬菜带来的良好经济效,几年间,岜赖村陆续有174家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实现增收的村民们,纷纷将原来光线不好、低矮潮湿的土墙茅草房、木瓦房、生砖房改造成二层以上漂亮的砖混平房,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还有100多户人家买了轿车。

  2016年来,王封江和村组干部、群众研究谈论决定,借助紫望高速路有个出站口在岜赖村境内的机遇,策划流转本村者康组500多亩的田地发展早熟蔬菜和培育板栗苗,带动剩下的186家贫困户一同参与发展。同时,在村旁河岸建一条长3公里的便道和多家“农家乐”,再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利用当地天然的喀斯特溶洞“龙井洞”来发展山地旅游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全面提速。

  目前,这一切都按着王封江的设想,一步步稳步进行中。

  2014年6月,王封江被选为岜赖村党支部书记,不仅要带领村民继续发展产业致富,还要负责全村大大小小的工作,但她从未懈怠。

  因为,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一直是她努力追求的最大心愿。

  王封江用她的努力和付出赢得了全村群众的称赞和爱戴,也得到社会的认可,望谟县、黔西南州党委先后表彰她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

作者:编辑:刘竹寒

相关新闻

$(document).ready(function() { function new_roll(){ $(".rollNew ul") .animate({marginTop:-50},3000,function(){ $(".rollNew ul").css({marginTop:0}).find("li:first").appendTo($(".rollNew ul")); }); } $(function(){ //自动函数,3000(3秒)为间隔时间,可以自行修改 var auto_dcppr=setInterval(new_roll,3000) $(".rollNew").hover(function(){clearInterval(auto_dcppr);},function(){auto_dcppr=setInterval(new_roll,3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