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生态扶贫

技师李裕荣:科技富农产业兴 瓜熟菇丰好花红

2018/04/17来源:贵州日报

  李裕荣手捧大球盖菇笑开颜。

  惠水县六马村,一场雨后,一丛丛的圆圆红红的蘑菇比赛似地撒欢生长着。“这种叫做‘大球盖菇’的蘑菇是个新品种。”地头,村支书陈世贵向前来体验的采摘者热情介绍,“一般蘑菇都要经过高温烹煮,这种蘑菇可以生吃。”

  架棚种植佛手瓜,瓜下种蘑菇,养殖蜜蜂,短短两年的时间,好花红镇的立体生态农业带动了46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6年,贵州省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专家、“海归”植物营养学博士李裕荣作为“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中的一员,挂任惠水县花好红镇科技副镇长。从此,科技资源在好花红镇汇聚,为当地注入新的产业动力。

  好花红镇地处深石漠化喀斯特山区,灌溉要靠“望天水”,老百姓种植粗放、缺少技术。

  走马上任的李裕荣深入全镇28个村调研,了解到当地有佛手瓜种植传统,但一直以来,老百姓大老远挑到镇上、运到县里零散售卖,一斤才卖几角块把钱。

  要规模化种植,首先得解决缺水问题。因地制宜,李裕荣动员村民修建蓄水池,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后,经管网输送,对每一株佛手瓜精准“打点滴”,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还能让佛手瓜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钱。

  剪枝、疏果、使用有机肥、养蜂授粉,用了李裕荣的绿色生态种植法,好花红镇农户种植出的佛手瓜外形齐整水灵,口感甜美脆嫩,亩产值达到了5000元以上。

  在李裕荣手把手的技术服务下,好花红镇迅速形成7000亩佛手瓜产业带,成为全州规模最大,覆盖贫困户最多的扶贫产业。

  种植佛手瓜形成规模,李裕荣接着思考怎样把时间空间都利用起来,提高佛手瓜亩产效益,探索产业的生态可持续性,他回“娘家”省农科院寻找专家和技术支持。

  “大球盖菇无需大棚,采用玉米秸秆、巨菌草等草料做基质,产投比高,种植原生态、无污染。”在贵州农科院名誉院长李桂莲等人的指导下,2017年10月,李裕荣开始利用佛手瓜瓜棚下的空地,尝试在六马村培育大球盖菇。年前种菇,年后收获。佛手瓜架下种植的大球盖菇亩产超1000公斤,两项相加,亩产值轻轻松松可超万元。

  “菜—菜—菜”和“瓜—菌—蜂”,好花红镇以佛手瓜种植为纽带,构建起“佛手瓜—春白菜—小白菜—大球盖菇”三季四收立体种植的“321”高效模式,加上中华蜂饲养,户均增收超过2.4万元。

  去年秋季开始,在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团队的推动下,好花红镇的佛手瓜进一步实现了种植、收购和销售的三个统一,随着加工厂的就地加工,面条、榨菜、饮料、休闲食品等佛手瓜系列产品面世,实现了佛手瓜产业链的延长。据悉,2018年,好花红镇的佛手瓜种植规模将扩大到15000亩,涉及贫困户达800户,预计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300户建档立卡精准脱贫户可实现脱贫。(记者庞博摄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庞博 编辑:刘竹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