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创新实践

一叶白茶撬开榕江两汪乡“致富门”

2018/03/29来源:多彩贵州网

  ——榕江县两汪乡抱团发展白茶产业增收侧记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榕江县两汪乡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借力“三变”改革全面发展白茶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5766元飙升到2017年8500元,开创整乡抱团致富新局面。

  返乡民工地里刨出“金钥匙”

  “以前在浙江打工就是管护茶叶,那里气候条件和我们这里差不多,回来后看到家乡一直没有增收路子,就想用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种茶技术,带着乡亲共同致富。”2011年,返乡农民闵继武带着从浙江安吉学到种茶技术回到家乡两汪,自筹百万资金,流转1200亩土地,栽种了从浙江安吉引进的白茶树苗。

  2015年开始,闵继武茶园进入采茶期,亩产5至6斤干茶,年度产茶量近3000斤,产值达200多万元。

  “看到继武的茶园发展势头迅猛,就想动员他转让部分茶园出来,借他的技术来带领其他群众共同发展。我们到茶园里跟他谈,他当场就同意了。”两汪乡原人大主席李文武对茶园转让一事记忆犹新。

  2016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在两汪乡政府的协调下,闵继武同意以80万元将自己的100亩丰产茶园收益权转包给两汪乡7个行政村,转包期限15年。

  “借鸡下蛋”村级经济“全脱壳”

  “当时只想着转包闵继武的茶山,可80万的转包费是个基数,日常维护和产业扩建资金缺口还很大,我们就动员鼓励农民借用‘特惠贷’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来,让他们当股东。”两汪乡乡长王方元道出了破解缺资金的办法。

  2016年3月,两汪乡7个村成立了7个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全乡526户贫困户抱团将2630万元的“特惠贷”资金入股发展白茶等产业,年终按利润的60%作为贫困户入股分红、20%作为合作社发展壮大资金、20%归入村集体经济,当年7个村级合作社实现分红52.8万元。

  2017年,白茶价格平均每公斤涨至250元,100亩集体茶园年产值达100万元,盈利70余万元,7个村级合作社分红10万元以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脱壳”。

  土地流转“股东民工”两头赚

  “合作社按每年每亩70元的价格,从我们村农户和集体土地中租赁了552亩土地发展白茶产业,合同时间为20-30年不等,光集体土地租赁费每年达38640元,合作社有了地,村集体经济又多增加了一笔收入。”两汪乡空烈村永康合作社法人、党村支部书记唐文武高度评价土地流转经费充实村集体经济。

  2017年,两汪乡新扩建的2000亩茶园,有效解决了近300个当地农民的就业,实现农民在家务工增收的愿望。

  “今年来,我和我丈夫都在茶园打工,不是忙着扩建茶园翻耕土地,就是忙着种菜、采茶,两个人每天能有200元进账,到了年终既有合作社分红,又有土地承包分红,我们两头都在赚钱!”谈起家里的两份收入,两汪乡空烈村苗族妇女林世凤脸上洋溢着幸福。

  “党企联建”村干撑起“半边天”

  “乡里动员我来当乡级公司的董事长,我当即就同意了,自己作为白茶产业大村的党支部书记,牵这个头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对于出任公司董事长一职,乌厦村党支部书记杨光才感到很是光荣。

  2017年,两汪乡注册资金0.5亿元成立“黔东南尖尖冒壹乐生态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引领全乡526户贫困户发展白茶产业,推进白茶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运营。

  “不仅乡级公司法人由村干来当,全乡7个村级合作社法人均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随村级换届更换法人,村干通过到合作社交叉任职,不仅月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每年还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10%作为法人奖励,村干平均收入近万元,激发了村干的干事创业热情,他们撑起了白茶产业的‘半边天’。”两汪乡党委书记杨鹏对村干变法人的激励机制信心满满。

  在白茶产业的带动下,2017年两汪乡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26.9%下降至18.13%,实现脱贫154户720人,随着白茶产业的逐年扩大,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在加速递减,全乡正形成抱团之势向2020年脱贫目标大步迈进。(杨宗领)

作者:杨宗领编辑:刘竹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