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包容性绿色发展道路

2018-02-13 15:19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屏障区域,生态资源存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价值较高。经济绿色发展是贵州的必然选择,其核心体现在把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增强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区域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效率,防止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增大的问题。通过不断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提高自然资本在发展中的比重,使得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包容性绿色发展道路。

  近年来,贵州充分利用气候优势、生态优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突出特色、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2016年全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比提高到32.6%。高效农业单位产值均明显高于传统农业,后期的农资、劳力等成本投入均较传统农耕低,且生态效益日趋明显。2011年至2015年贵州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和农膜施用量变化不大,但万元产值化肥、农药施用量和农膜施用量大幅减少。全省经济作物增加较快,2016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63%,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地认定面积达1460.49万亩。全省茶园、烤烟、中药材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前3位,茶园面积达700多万亩。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贵州新兴产业,例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资源环境成本和治理压力相对较小。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面临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本的挑战,其经济绿色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就业吸纳能力是贵州绿色农业发展的两大目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力量正在日益壮大,如社区支持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机食品的兴起等。贵州具备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的天然生态优势,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在精准扶贫中“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贵州实现包容性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鲜明的山地特色绿色高效产业。首先,优化农产品品种,以标准化发展为主要思路,统一农产品品种、规格、成熟度,实现标准化生产。其次,打造体现贵州生态价值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再次,当前贵州进入“高铁时代”,县县通高速等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的天然、优质农产品能够有机会分享高端生鲜市场的红利,高效的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重要出路。最后,贵州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娱乐文化价值,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农业园区、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有效矫正农业产业偏离度高的问题。

  提高工业绿色化水平。贵州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贵州绿色经济“四型产业”的核心是推进绿色生产力革命,一方面体现在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创新发展新经济。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一方面,通过传统资源型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即产业数字化过程,同时大力实施循环低碳发展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将提高产业的资源效率,有效降低碳排放。通过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逐步解决一些历史性和积累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本身的业态发展,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等低资源环境成本的产业发展,即数字产业化过程将奠定贵州工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服务业绿色化。服务业占比重较高是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相比其他行业,服务业能以较少的资源代价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服务型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推动消费模式由资源型向服务型消费转型是贵州服务业绿色化发展的根本思路。大数据产业为先导的数字经济发展夯实了贵州服务业数字化供给能力,为贵州服务业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通过建立技术服务、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分析等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服务业水平和效率,可以通过提高农村经营网络化水平,建立农业全产业链信息服务体系,服务于贵州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此外,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加之高效的物流业服务,将为贵州装备制造业等现代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绿色城镇化。消费方式的转变是绿色城镇化转变的重要内容,关键是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垃圾分类等环保循环技术的普及,鼓励和引导人们选择低碳的消费方式,逐步推动社会消费群体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减少城镇人口的碳排放量,特别是间接碳排放量,引导社会向“绿色需求”过渡。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和交通是能源消耗的两大来源,对此可顺应专车等共享经济的发展,建设减少小汽车出行的多方式绿色交通体系。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将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的建设结合起来,减少城镇空间扩展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作者:雷德雨 单位:省委党校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雷德雨 编辑:刘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