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贵州 > 绿色经济 > 农业

共建“黔货出山”桥头堡共享“互联网+”红利

2017/11/14来源:贵阳日报

  图为网店销售人员在打包农产品。

  11月11日晚上9点多,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的一个小院内热闹依旧。淘宝店主彭顺军正和他雇佣的几位村民一道,打包腊肉、打印快递单。尽管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大家一个个却乐呵呵的。

  彭顺军的淘宝店专卖老腊肉、贵州辣香肠等烟熏制品。“‘双十一’生意太火爆,从凌晨一直忙到现在,一天卖出800多单,销售额有4万多元,是平常的8倍。”彭顺军说。

  彭顺军是专门从息烽县城来到立碑村租房开网店的。“我家老一辈有熏制腊肉的好手艺,后来在县城农贸市场卖过自制腊肉。立碑村网店多、政策好、邮费低,所以我看中了这块‘宝地’。”

  在立碑村开起网店后,彭顺军雇佣当地村民帮忙加工、搬运、打包、发货。“我们的回头客多得很,目前已经雇了9个村民帮忙。”彭顺军说,腊肉在农贸市场卖,市场局限于本地,现在通过网店销往全国,销售额增长了十多倍,去年销售收入已超过百万元。

  立碑村是息烽县着力打造的特色电商村。在这里,投身电子商务的人不在少数。一户户民房里,孕育出一家家销售贵州特色农产品的网店。

  “在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像很多兄弟区县一样,我们也曾面临电商专业人才紧缺、有产品无‘网货’、物流成本高等瓶颈。”息烽县大数据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杨忠华说,息烽县聚焦“黔货出山”,相继出台《息烽县电子商务奖励扶持办法》《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息烽县立碑特色电商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支持电子商务发展。

  针对农户想开网店却没有专业技能的问题,息烽县通过与阿里巴巴淘宝大学合作,建立贵州省首个淘宝大学县域培训基地,打造电商人才的练兵场,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返乡创业,周边区县创业青年也慕名而来。

  为破解“有产品无网货”的难题,作为淘宝大学息烽培训基地的配套项目,2017年2月,息烽引进贵州老腊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借助立碑村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基地,指导立碑村村民将农产品开发成“网货”。仅两个月,息烽县就筛选出50种产品体系,开发出1800多种产品,“烽味”“苗素”等带有贵州和息烽特色的产品脱颖而出。

  息烽县还通过网商抱团、政府奖励、企业扶持、快递跟进等一系列“组合拳”,为当地网商解决了物流费用过高的问题。目前,当地快递物流发货成本由原来的首重10元以上降到3公斤首重最低0元、续重2元。

  此外,按照“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思路,息烽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立碑村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还吸引了周边村镇甚至临近区县的村民前来发展电子商务。网商不断聚集,又反过来推动息烽县电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共建产业发展生态、共享“互联网+农产品”红利的良性循环。

  修文县的宋杨清了解到息烽县电商发展形势好、政策优,于今年2月从成都一家化妆品公司辞职,在立碑村开起了网店,销售折耳根和猕猴桃等本地特色产品。“我一到这里,政府就免费给我建了个小冷库,每发一个包裹还补贴一元钱。”宋杨清说,目前,他的网店每天发单量都在500单左右,带动了12名村民就业。

  截至今年10月,立碑村注册电商企业6家、个体工商户27家、淘宝网店114个,电商从业人员达155人,年度网络零售额已突破1070万元,达到了阿里研究院“淘宝村”认定标准。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乡亲们非常振奋。未来息烽县将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按照‘3+N’模式,借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息烽的吊瓜、刺梨等更多特色农产品变成‘网货’,吸引更多创业者到立碑村,助力黔货出山、乡村振兴。”杨忠华说。(记者 王丹丹 文/图 来源 贵阳日报)

  

作者:王丹丹编辑:刘竹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