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网 > 聚焦贵州

在生态保护中开拓发展的新路

2017/09/27来源:贵州日报

  【喜迎十九大·点赞贵州】

  “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希望,也是贵州结合自身实际,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要走出这条新路,“落脚点”并不好找。山隔水阻,经济欠发达,长期以来成为贵州绕不开的“自身实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山银山未必换来青山绿水,已成社会共识。山隔水阻恰恰给贵州留下了厚实的生态家底。

  截至去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2%,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不少东部发达地区大都市提出的生态保护的目标,在贵州山寨却是村民们相濡以沫的日常。

  贵州开始重新认识自己。

  2015年年底,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区。这反映了贵州重新塑造自己的决心。在山区修路的成本远高于在平原地区。但交通条件的改善给山区带来的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条条现代化的公路先后通车,天堑变通途。这些道路是生产要素流通的“大动脉”,开启了生态和发展的良性互动。许多原本闭塞的村寨,现在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前沿,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在农村,形成特色食粮、油料、特色养殖、特色渔业和林业经济5大类特色产业。

  截至去年底,全省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的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去年贵州的经济增速超过10%,位列全国省区第二位,绿色经济已经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路修通了,进山的不仅是资本和游客,更有环保的理念和行动。“十二五”以来,贵州做足了生态文明建设背后的“加减法”。贵州完成营造林2689万亩,治理石漠化927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35万平方公里。生态投资的回报让贵州尝到了甜头。这些“加法”让贵州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

  同时,贵州累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3080万吨,提前两年超额超范围完成国家下达的1450万吨任务。这些“减法”表明了贵州发展转型的勇气和魄力。

  但真正代表生态保护与发展转型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不是一时的成绩,而是一个地区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与沉淀。

  2013年起,生态文明贵阳论坛升级为国家级的国际性论坛;去年8月,贵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保护责任清单、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河长制等多项制度等相继出台;今年2月,贵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5.6万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面积,占全省面积的31.92%。

  贵州的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某种意义上,贵州在越来越多人看来已经成为大西南一片“生态特区”。“生态贵州”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

  贵州好生态的溢出效应明显。配合好的治理,生态好吸引来的绝不仅仅是游客,还有创客。信息技术的进步重新定义了时空。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让地处内陆的贵州对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者产生了巨大的新引力。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在贵州崛起,开启的就是后发地区凭借自身生态和治理优势走出一条新路。它要超越“增长—污染—发展”的老路,用生态文明弥合“增长”和“发展”之间的沟壑。

  与其说贵州的生态搭上了技术和转型的“便车”,不如说是技术和转型邂逅了“生态贵州”这个平台,有机会去实现智慧和责任对人类许下的美好前程。

  某种意义上,贵州在越来越多人看来已经成为大西南一片“生态特区”。“生态贵州”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与其说贵州的生态搭上了技术和转型的“便车”,不如说是技术和转型邂逅了“生态贵州”这个平台,有机会去实现智慧和责任对人类许下的美好前程。(作者 李洋系中国日报评论员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李洋编辑:刘竹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