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让市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2017-05-26 10:51  来源:六盘水日报

拆除水库周围房子。

  作为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的玉舍水库,被广大市民称为“大水缸”“生命线”,为让广大市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六盘水市始终把治理水库生态作为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4月28日开始,一场库区大移民在玉舍水库上演,库区群众携带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银行卡来到指挥部签订协议,领取拆迁补偿款,然后进行房屋拆除。截至5月19日,玉舍水库库区已丈量539户,561栋,已拆除房屋301栋,签订协议292户。

  水库出现蓝藻市县决定治理

  玉舍水库位于水城县玉舍镇境内珠江流域北盘江一级支流巴郎河上游舍戛河上,是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

  水库一级保护区内,居住着713户2843人,涉及玉舍镇木柯、前进、大田、青松4个行政村。由于水库排污管网不完善,长期以来,水库库区居民将生产生活用水直接排放水库,给水库水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到2008年,玉舍水库局部出现水质富营养化现象,水面出现蓝藻。

  针对这一现象,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先后投入资金对玉舍水库进行整治,并成立玉舍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水库管理、水质污染治理的责任和职责。

  水城县政府出台一号令,设立关卡,禁止往库区运送与库区无关的建筑材料;禁止在水库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无关的项目;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内改扩建排污项目,加强从源头上控制“两违”,加大对库区污染源的控制力度。

  然而,仅仅通过控制库区房屋数量来解决污染问题,改善环境和水质,收效甚微。

  “只要库区还住着人,污染问题就会存在。搬迁,迫在眉睫!”市、县党委政府深知,“治标必须治本,治理库区环境,就要彻底堵住污染源。”

  今年3月27日,水城县玉舍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成立,标志着水库移民搬迁大决战打响。

  做好移民工作确保搬迁顺利

  千难万难,做移民的思想工作最难,只有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他们安心顺心搬迁。

  为做好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水城县成立20个工作组,分别来到4个行政村,召开群众会、院坝会、村民代表大会,与群众交心谈心,听意见找对策。同时,还张贴宣传标语,挨家挨户向库区搬迁群众宣传搬迁安置优惠政策,向他们讲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宣传动员,搬迁政策和环保意义很快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在房屋、土地等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上,干部们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认真复核,确保政策不走偏,群众利益不遗漏。

  “我家这次拆了200平方米的老房子,换来城区127平方米的新房子,值了!”玉舍镇前进村村民欧国军笑呵呵地说,当了一辈子农民,这次托水库移民搬迁的福,让他成了“城里人”。

  群众的思想通了,拆迁工作就好干了。

  4月28日,库区第一栋房屋开始拆除,紧接着,第二栋、第三栋……库区内的房屋相继倒下。

  日前,站在青松村的山顶上放眼望去,整个库区的房屋拆迁工作已过半,工作人员正协助移民转移财物,挖掘机也加足马力对空置房进行铲除,库区移民搬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搬出玉舍水库过上城镇生活

  群众搬出来后,如何生存?为了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水城县委、县政府本着“搬得出、能就业、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通过土地入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千方百计安置好搬迁群众。

  青松村村民罗方奎祖上几辈人都在玉舍水库库区居住,起初他有些舍不得搬迁,经过多次动员,他的思想开放了,眼界远了,主动拆了自己的房子。

  “老房子拆了后,我在市七中旁边挑选了两套房子,一分钱不花,全部由政府补偿购房。”罗方奎高兴地说:“那里位置好,娃儿读书方便,不住的时候,房子又容易租出去。我用老家的土地入股公司,每年有分红,政府还提供就业岗位。进城有住房,有收入,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通过多次调研,水城县结合搬迁安置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玉舍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组织机构方案》等。

  根据方案,木柯村村民陈小科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后,他选择了现金补偿359000多元,并在玉舍镇购置了新房。“库区搬迁很人性化,老人不习惯住城里,我就在镇上买了房子。”陈小科告诉记者。

作者:晏华超 编辑:秦美虹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