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七星关区复兴百年砂锅文化 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2017-04-20 12:54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毕节4月18日电砂锅,流传千年,原味与本真的集大成者,一直以来传承古老而经典的味道。时下,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来到乡村探寻“养生秘诀”,沉醉于砂锅寨的养生文化,探寻长寿七星关的奥妙。

  “卖砂锅喽!”几十年前,村民们走村串寨叫卖,砂锅寨的砂锅风行云贵川的场景再现。4月18日,中国·七星关首届砂锅旅游文化艺术节在碧海街道砂锅寨村举行。百名砂锅手艺人齐聚,重现砂锅制作工艺;现场制作的特色砂锅宴,让这个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们大饱口福。

  这不仅是场文化艺术活动,更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与创新。通过文化传承、工艺创新和品牌塑造,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把无形的文化赋予新内涵,变成有形的文化旅游产品,结合当地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七星关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探索的“文化+生态+乡村旅游”脱贫模式,打造了中国乡村文旅农旅融合新样本。

  百名艺人齐做砂锅唤醒“沉睡的文化”

  七星关区是彝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天现场展现砂锅陶艺制作的百名手艺人里,就包括这些少数民族村民。他们今天所做的,不仅对几百年前砂锅手艺、盛行场景的展示,更是各民族同心协力复兴砂锅文化的心愿表达。

  配料、碾碎、拌泥、上模、上釉……繁琐细致的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百名艺人巧手里,一堆堆“泥巴”变成了精巧厚重的砂锅。紧接着,20多米的“砂锅长桌宴”开始了,一列姑娘端上新鲜出炉的砂锅天麻炖猪脚、砂锅党参炖乌鸡汤、砂锅玫瑰花炖鱼头、砂锅特色小豆酸菜、砂锅焖洋芋……现场被食物的香气萦绕。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是当地一个特色产业。

  砂锅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炊具,用其烹制食材,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食材的营养。七星关区正是中国长寿之乡,筹委会决定让区里的百岁老人们先品尝特色砂锅宴,表达敬老爱老之心。品尝着美食,百岁老人们还分享起长寿秘诀。

  不仅百岁老人有长寿秘诀,七星关的砂锅文化更是有近四百年的“长寿”历史。据当地史料记载,七星关砂锅文化可追溯到1644年,当时有个付姓家族到现砂锅寨一带躲难,发现当地烧制土陶器皿的白泥优质且丰富,从此开启陶艺时代,代代相传。

  几百年历史沉浮,砂锅文化几经盛衰。最繁华时,砂锅寨周边多个村落都以砂锅烧制为主业,80%人口投身其中,砂锅风行云贵川一带,甚至远销东南亚地区,成为游子们思乡的寄托。

  “上世纪70年代,砂锅陶艺开始衰落。80年代,当地人曾对砂锅陶艺进行创新。”砂锅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武说。

  退伍军人张忠应老家与砂锅寨仅一山之隔,记忆里,小时候常有人用篓子背着砂锅走山串寨地叫卖:“卖砂锅喽!一斤苞谷换一口砂锅!”当时,砂锅寨的砂锅已超越炊具功能,开始以花瓶、花盆等艺术造型出现,走向高雅。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电饭煲等新科技产品的出现,砂锅又慢慢沉寂。

  “乡村旅游发展要打组合拳,不单要纯净天然的好生态,还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牌。砂锅文化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政府要好好引导,创新砂锅陶艺,适应市场需求,形成传统文化产品系列,比如制作‘宠物陶艺’。”七星关区碧海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李光俊表示,举办砂锅旅游文化艺术节不是作秀,而是唤起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同时,结合当地的乡村旅游,让数百年沉淀下来的砂锅文化焕发新生机。

  生态旅游开发升级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砂锅文化的复兴,得益于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如果说“生态+乡村旅游”是当地乡村旅游开发的初级版本,那么“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则是升级版本。

  七星关区是国家级生态试验区,全国深呼吸小城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生物多样性整体好、空气质量优。

  砂锅寨就是七星关区生态建设的缩影。目前,砂锅寨将文化、生态与乡村旅游三者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旅游,家乡成了能回得去的地方,直接带动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农家乐。

  43岁的砂锅寨人付仁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6年2月,他还在上海打工,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在村干部的推介下,他果断回乡创业,去年5月,他的“花趣府”开业,成为砂锅寨首个农家乐,去年下半年营业额已达22万多元,今年有望超50万元。

  与付仁业一样,余杨先也在去年回乡创办农家乐,此前她和丈夫在深圳沙井的一家公司上班。对她来说,回乡创业,除了改善经济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陪着两个孩子成长。而她的“玫瑰庄园”特色——玫瑰砂锅宴也成了砂锅寨农家乐的一道风景。

  据统计,目前砂锅寨已有12家农家乐,以特色砂锅美食为主,每逢周末,家家爆满。这让余杨先十分高兴,最多一天有六七千元的收入,这是她打工时一两个月的收入。

  七星关区区长胡敬斌说,七星关区在旅游开发中摸索出新规律,光有自然风光难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文化的深度发掘才是游客停留长久和成为回头客的根本,以砂锅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打造文化品牌,可以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除了砂锅寨的砂锅文化,据介绍,毕节七星关区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大南山苗族是世界苗族根之所在,也是苗族语言标准音标的发源地;龙门文化意蕴深厚,是一段历史里社会文明的象征与社会生活的缩影;“鸡鸣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补充,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局面……

  随着当地越来越重视对这些历史文化的挖掘,中国乡村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新样本正在成型。

  毕节市委常委、七星关区委书记崔英魁表示,七星关区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结合当地生态优势,把沉睡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挖掘、结合,让历史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打造出文化旅游融合的新样本,这也是七星关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 (赵静实习生龙章榆)

作者: 编辑:秦美虹
站长统计